彈鋼琴手指的能力是指每個手指具有獨立活動的能力,
在具有獨立性的基礎上是否靈活和有力,表現在彈奏上則清晰度、均勻度和流暢度。
在教學上常遇到的問題是,學生彈琴時手指不主動地動,每個音彈下去時都靠手腕往下用力,這在慢一些的段落時,雖影響了音樂,但還可勉強應付下來。但到了稍快一些的段落時,只見其手腕上下顛動,速度和流暢度是根本談不上了。而且聲音很重濁,笨拙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,在於手指的獨立性沒有得到訓練。
根源在於老師對技術訓練和聲音好壞沒有明確概念。有些老師往往只教初學階段的學生,而且只讓學生把譜子上的音對付下來就行了,至於方法如何,聲音如何是不管的。等到教了兩、三年教不下去了,學生也彈僵了,要速度沒速度,要均勻沒均勻,這也往往是大量初學者到了一定程度學不下去而放棄的原因之一。對於有天份的孩子真的是很可惜的!
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從訓練指根關節入手,即掌關節的主動性和靈活性。從指尖算起,手指的第三個關節處於手指的根部,在手指和手掌的連接處,這就是掌關節。
一般來說,在結束斷奏練習進入連奏的訓練後,就發讓學生明確地知道,連奏時每個手指都要主動,絕對不允許在連奏中每彈一個音手腕往下壓一次。在練習掌關節的主動時,先要慢慢地練,把每個掌關節動作先誇大地做出來,以求明確地感覺到這個動作。而手指上下動作的本身也應慢一點,以求明確,然後逐漸加快下鍵的速度,把聲音更明亮地發出來。
能夠有好的音色,才會有悅耳動人的音樂喔!
全站熱搜